【名师引领】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

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

珠流璧转,日居月诸,白驹过隙。
一转眼,八月只剩下一抹远走的背影,九月翩然而至,2022年8月25日,张蓓红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又如期相聚了。



深根研修 滋养底气
Enjoy This Summer
绿意盎然,蝉声阵阵,拥着微醺的夏风,依着静美的光阴,学员们沉下心来,在假期中充电赋能,奔赴着一场场关于“智慧”的修行……,学无止境,付诸行动。


陆莉超:
通过多元化的暑期培训,我对幼儿园下阶段工作有了一些思路,如:如何落实课程文化与课程资源,如何凸显他们的独特性?我们要真正立足幼儿园的资源来进行构思课程文化和教研文化,使幼儿园课程更彰显。我们要盘活课程资源,实地考察,带着教师共同思考如何更好利用课程资源。

范泓:
通过暑期学习,我慢慢理解“师幼互动”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这种意义隐含在我们怎么理解儿童的过程里,比如“让幼儿自己做决策”这一指标项,更加明确了师幼互动不仅仅是一种以态度为主的关系,而更是一种有专业思考的能力,在日常管理中不仅要与幼儿的关系更加亲密,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更要学着倾听、聆听孩子们当下真实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有机会选择、表达、有机会参与于自己有关的决策,给孩子每天的生活加点料!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提升工作室学员的专业素质,增强理论知识,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读书热情,营造沐浴书香的读书氛围,张蓓红导师带领大家积极探讨交流自己暑假期间的阅读感悟,学员们萃聚集体智慧,各抒己见,相互借鉴,研讨气氛热烈,人人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朱蒙丹:
盛夏美如斯,正是读书时。假期中自学了一些专业书籍:《班本化课程实践》、《走近评价走近教研》,专业阅读既是对自身理论的充实,更是心灵的一种修炼。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教育人始终要有开放的学习的心态,在我们埋头教书育人时,也要抬头看一看教育大环境中新的方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只有自己成为了心智自由的学习者,才可能真正让孩子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

何心怡:
《培养幼儿的成长能力》一书中共收录了27个有关幼儿园教育的实际场景,它以一个案例一个解说的方式,记录了老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实录。书中鲜活的真实记录,让作为读者的我身临其境般,仿佛进入教学场景,加深了对作者教育理念的理解与领悟。从本书案例中,我能收获的远不只是教育的方法与技巧,它给予我的启迪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案例中所传递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所表现出的教师专业素质与教育智慧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学习。

李烨:
近期我阅读了《幼儿教育导读》、《幼儿教育研究》等杂志。重点学习了“幼小衔接”等方面的内容。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全周式设计,其实就是贯彻落实全年龄段幼小衔接的要求。幼小衔接要从关注一节课、一个活动,到关注整个课程,以一个切入点为抓手,以园本文化为引领,创设适宜的班本课程来更好地推动幼小衔接。

盛小玲:
假期里阅读了由虞永平教授主编的《幼儿园课程评价》。通过阅读,我深入了解了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到课程评价的范围是广泛的,除了有课程方案、课程实施的评价,还有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更有课程管理的评价。而幼儿园课程管理评价是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中结合实际工作反思,我发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形式还可以更加多样化,评价也可以设计一些量化的评价表,便于幼儿、老师和家长进行评价。更好地指引我今后不断地调整更新幼儿园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幼儿园课程建设。





名师引领 提升灵气
Enjoy This Summer
江苏省特级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张蓓红给学员们带来了讲座《守望童心 美美与共》。鼓励学员们面对繁琐工作,如何守望童心,以求真、求善、求实的美美工作“真”模式来提高实效性,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人格和社会能力。讲座让学员们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杨亚丽:
今天的主题是“初心如磐、奋楫笃行”,这是导师对我们的期望,更是我们工作室的一种精神。今年对于我们幼儿园是一个发展的里程碑——新园即将开园,在园所文化建设过程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作为一名园长来说,新园的创建是一种成长,做到思考在前,行动在后,努力让校园文化建设绽放美丽的色彩,提升幼儿园“江南”品质。

朱丹妮:
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游戏,是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也是教师对话儿童最诗意的方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愿意把游戏比作云朵,自然、本真又变化灵动。在游戏中,同伴的相互学习,师幼的共同生长,亲子的温情陪伴,似朵朵白云,推动着彼此。品味“慢”教育、乐享“真”游戏,珍视“小”欢喜,这是我们的初心,亦是那片推动幼儿生长的朵朵白云。

周茜:
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生活化和游戏化的课程,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尊重童心并追随童心,共同建构适宜的、动态的、开放的课程。 教师应该耐心倾听童音、解读童心,激发幼儿的各种感官和潜能,鼓励他们去思考、操作、想像、创造等。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断统整自己的经验,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促进幼儿创造的智慧在多元对话中不断生长。

成员晋升 打造锐气
Enjoy This Summer
在名师引领下,今年工作室的两位学员走上了管理岗位,在祝贺的同时,张蓓红导师与学员对话、感悟成长,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可以拓宽思路,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


徐意:非常有幸在导师的工作室里,一路与导师、姐妹们共学共长,收获学习、工作带来的快乐!在未来新的岗位上,我会一如既往地带着对幼教工作的喜爱与热情,虚心学习,不断优化、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向着更好的学前教育、更好的自己出发!
常波:面对新岗位、将来的工作,我觉得这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责任与压力。我将以新的姿态、新的境界,坚持一如既往的工作态度去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也感谢工作室为我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的平台,她让我站得更高,忘得更远,思考得更深。



张蓓红导师:每个人都需要更新与发展,创造和工作需要不断付出体力和精力去进行,希望工作室能为每个学员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张蓓红导师结合前期学员们提出的困惑,进行科学精当的提炼梳理,以问题为导向,为下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希望学员们:找准方向,反思自我;学以致用,实现自我;学会沉淀,改变自我;学有所悟,展望未来。
当我们有幸与名师相遇,我们感悟到不一样的智慧之光,我们仿佛也成了孩子,享受着学习的幸运与美好。感谢这样的相遇,感谢这样的契机,让我们追随儿童的脚步,以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发现童心、发现童年、发现儿童,努力前行。
一群有梦想的人,
怀着一颗教育初心,
同行一条发展之路,
共赏一树繁花盛开……

撰写:常 波
编辑:朱丹妮
审核:张蓓红
发表:姚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