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名师引领】春风“习”来“研”途芬芳

首页      特级教师引领    【名师引领】春风“习”来“研”途芬芳
创建时间:2024-05-08 12:19:54
来源:无锡市梁溪区崇安中心幼儿园


















春风“习”来

“研”途芬芳

张蓓红特级教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为更好地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深化幼儿园艺术领域(美育)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近日,张蓓红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走进无锡市铃兰实验幼儿园(融侨园),赴一场春日的教研之约。

美好的春日悄然而至

放眼望去是蓬勃生长的翠绿

闻一朵花香

看一片草绿

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

共度美好的时光

观摩环境 美美与共




陆莉超园长向学员们介绍铃兰实验幼儿园“让幼儿的一隅一角都能见到美”的打造初心,充分利用楼梯、廊道、转角处,以及小块、小角的墙面和平台环境资源,一点一点地呈现出幼儿“与美对话”过程。

沉浸式参观.




从班级的基本色调、班级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收集与摆放、规则的制定与呈现,都体现出各班幼儿不同的审美风格。



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作品,每一个角落都体现着孩子们学习探索的轨迹,贴近生活且具有班本特色的课程。

导师表示步入铃兰,瞬间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童画、童趣与童韵,铃兰教师充分挖掘、利用身边资源,以幼儿的兴趣点、需要为基石,追随幼儿的发展,邂逅成长,在幼儿丰富的表征中看到灵动、快乐的课程之旅!


聆听讲座 思学并进




 随后,工作室的学员们聆听南京ART儿童工场刘聪老师《在艺术中学习 在游戏中成长——解读艺术课程游戏化》的专题讲座,她从艺术·游戏·儿童、幼儿园游戏化美术课程实践、儿童工场游戏化艺术课程探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游戏精神引领下,艺术课程与生活课程相结合,强化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真正让课程落地,培养儿童的艺术核心素养。





艺术既起源于游戏,又与游戏共同体现了“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精神特质。刘老师结合丰富的案例,生动形象地给教师们阐述了儿童的艺术是“本能的缪斯”在放声歌唱,是儿童自身发展与表达情感的内在诉求。

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学员们看到了孩子艺术表达的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个想法……更看到了了不起的儿童。


导师言




美术是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之一,是幼儿用心灵和世界对话的另一种方式。幼儿的世界充满幻想,他们渴望在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里游戏,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环境的美育价值体现在,通过构筑一个美的集合体,唤起并滋养幼儿内生的美的种子。让其成为能在美中体验到幸福、获得成长的爱美之人。




无锡市贝尔实验幼儿园

         徐  意

孩子在与环境互动中具有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在成人的支持下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能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手试验,解决问题、提炼经验,分享经验,从而使“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


无锡市商业幼儿园

何心怡

教师应支持、尊重幼儿自主的表达与表现,对幼儿的自由涂鸦、绘画要给予认同。努力创设让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要提供空间、时间、材料和艺术品,让幼儿有机会自发模仿与创作。幼儿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要去支持与鼓励,让幼儿表现自我,才能体现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


无锡市南长中心幼儿园

朱丹妮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幼儿常常把自己的喜悦、快乐、悲哀,烦恼都倾注出来,所以说美术活动也是幼儿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作为幼儿教师,万不可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幼儿模仿,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幼儿的创造性。而是尽可能的引导孩子去感知、去体验、去想象,再利用多种低结构材料去表达、去创造,沉浸式地享受美。


通过本次活动,学员们深入了解了艺术课程游戏化的方式方法,感受到了感受到了铃兰教师以儿童视角与儿童共创育美课程的教育观。并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在各自园区因地制宜地打造园本环境,通过实施多元化的课程,促进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美育自然发生。





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张导祝贺杨亚丽、陆莉超两位优秀学员独立成立工作坊。希望两位学员今后能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成为教师答疑解惑、促进专业成长的平台,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浓厚的教育情怀、高度的爱心与责任心,踔厉向上,笃行致远。







END


    编辑:范   泓

    审核:张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