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世界真奇妙
彩色世界真奇妙
案例背景:
认识颜色,是小班刚开学的接触的第一个数学领域的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帮助孩子认识、指认、分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是这一阶段的目标。
案例描述:
《将相同颜色的物体分类》数游戏活动中,班级全部幼儿都能将玩具宝宝按颜色进行分类送回家,正确地把相同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大部分幼儿能正确指认并说出四种颜色的名称;部分幼儿能正确指认及表述三种颜色,个别分幼儿能够分类但表述有困难;有的幼儿蓝绿混淆或黄红混淆;个别两个幼儿只能说出一个颜色。
案例分析:
小班刚开学,孩子们在懵懵懂懂的状态参与游戏,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在发展。通过游戏的形式能够帮助孩子在情境中认知颜色。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对于群体幼儿来说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目标。“简单”是因为只要接触过类似知识的孩子,指认会非常迅速准确;“复杂”是对于白纸一张的孩子来说,同一时间认识4种颜色,并且达到辨别指认的要求又有些难度,不免还会出现混淆和指认困难的情况。所以如何让“会”的孩子依旧保持兴趣,积极参与在游戏,保证注意力不分散;同时又让“不会”的孩子迅速学起来,觉得好玩有趣,催化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效率。
案例措施:
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答操震球问》中告诉我们“教育可说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因此,设计巧妙有趣、贴近生活的游戏,让孩子灵动、积极、快乐地在玩中学。
一、交错领域活动,闪现互动式学习
在美术活动《彩色灯泡》中,新增了鼓励孩子尝试用“红、黄、蓝、绿”四色画圆涂色的目标。这个新增目标与数学活动“认识颜色”想呼应,让颜色的学习的数学领域目标整合在其他领域活动中。从作品的反馈中看出,孩子们知道“红、黄、蓝、绿”四色,能够一一对应找到指定的颜色。孩子们在作品欣赏环节,互相说说同伴画的灯泡颜色,互动中能促进孩子互相学习,社会交往能力较好的孩子还能偶发性地同伴纠错、强化学习。
在户外游戏时,我带着孩子们玩“颜色踏踏”的游戏。正好幼儿园操场塑胶地上有黄色、蓝色、绿色,我引导孩子们去发现颜色,进而鼓励孩子们小脚踏一踏,和颜色宝宝做游戏。踩踩黄色、跳跳蓝色、爬爬绿色,孩子们在操场上玩得不亦乐乎。色彩体育小游戏既锻炼了孩子们听指令的能力,又巩固了对颜色的辨别。
二、渗透一日生活,凸显个别化教育
多彩的颜色不仅仅出现在老师准备的游戏材料中,更多的是藏在斑斓的生活里。午餐时,绿绿的蔬菜、黄黄的玉米、红红的番茄,颜色宝宝藏在每一个孩子的碗里。饭后我和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聊聊,“今天你吃到了什么颜色的菜?”如此,原本红绿混淆的孩子没出两天就再也不会搞错了。因为酸酸甜甜的番茄是红色的,香喷喷的鸡蛋是黄色的……甚至还有孩子悄悄地和我抱怨,他最不爱吃的就是绿色的蔬菜。原来,颜色宝宝的名字已经住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个别教育也能化于平时生活的小环节。这对于那个别颜色指认困难的孩子来说大有帮助。每天帮助孩子整理衣服的环节中,找找自己衣服上的颜色。有针对性的指导孩子巩固自己最“陌生”的那个颜色。小小的师幼个别互动,变成了我们之间的小默契,甚至是当她换了一件新衣服时,她会来主动找给我看,说“看,老师,这个衣服上也有蓝色。”一时间,班级里的孩子们像沉浸在彩色世界中,每天都会互相找找同伴身上的颜色,找到了相同的还会玩得哈哈大笑。孩子们不仅认识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还认识了更多的色彩,彩色世界的大门正向他们敞开。
三、注重家园共育,深化学习兴趣
彩色的世界不仅在幼儿园,还在丰富多彩的校外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
我们邀请家长资源,带着孩子走出幼儿园,走进色彩斑斓的生活世界,找找我们身边的四种颜色。蓝色的车牌,红色的消防车,绿色的树叶,黄色的香蕉……在他们的交流中,孩子们把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活力带回了幼儿园,关于色彩的话题我们越聊越多,发现的小眼睛越看越亮。
孩子们不仅认识了颜色,更开始关注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事物,小小的眼界慢慢打开,彩色的世界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