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幼看点】“观”科学探究“察”儿童世界——记崇幼高校支持教师发展项目研训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深化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认知与理解,提升教师观察理解儿童的能力。崇安中心幼儿园世茂园于4月28日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高校支持教师发展项目研训活动。本次研训特邀项目组领衔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副主任、南京鹤琴幼儿园园长张俊教授,臧蓓蕾博士莅临指导。


一、视频分享 精彩解读



观察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能力、发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探寻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 但幼儿的行为复杂多样,在观察中没有抓手就会让老师迷失方向。因此,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如何确定观察目标、如何评估等困惑,我园运用《南京市鹤琴幼儿园儿童发展评估指引》,帮助教师们聚焦科学核心经验,剖析、评估幼儿探究性行为、继而更好地支持幼儿后续发展。
老师们结合游戏视频案例,运用“白描”的记录方式阐述幼儿游戏行为,并对游戏展开深度剖析,多层面分析孩子们的发展水平、思考后续的支持策略。


《发霉的蘑菇》


《电路实验》
中班科学区
《会缩的松果》


小班益智区《串项链》




二、现场研讨 头脑风暴


现场案例分享结束后,老师们以小组研讨的方式针对案例进行客观、全面地观察评估。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1. 案例中幼儿的行为体现了哪个评估维度的哪个台阶?为什么?
2. 教师的后续支持可以怎么做?

TRAVEL


小组研讨

DONG

ZHI



激烈的“思想碰撞”后,三个小组各自从评估维度、材料提供、游戏行为等方面对视频案例进行解读,从不同角度和切入点对幼儿游戏中的关键行为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的游戏发展提出合理的回应和支持策略。






三、专家引领 审辩反思



专家引领是教研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教研向纵深发展、实现提质赋能的关键。
张俊教授结合问题梳理与现场研讨,在分析指导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可以推进的建议,以“为什么要评估”+“如何评估”两个问题为导向,引领全体教师以反思为路径,以看见孩子行为与学习的发展进程为指引,让观察评估的过程“活”起来、让观察评估体系“活”起来。

专 家 说
张俊教授认为,教师在借助《评估指引》进行观察评估时,并不是简单地按图索骥,进行——对应式的行为检核。而应该在真正理解“发展进程”的内涵基础上举一反三,并基于儿童复杂多样的真实行为表现,进一步丰富自身对“发展进程”的理解。同时,张教授联系实际问题引导教师明晰观察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估而评估,而是让教师从“看见儿童”到“看见儿童的发展”,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老 师 说
通过张教授朴实的语言、高位的引领,老师们明晰了观察评估的目的与方法,应是借助《评估指引》这一支架,去真正理解幼儿的行为,让指导有更明确的依据,教师的支持更有方向。下面就一起来听听老师们学习后的思考与感悟吧!
杜易真

参加了此次研训活动,我受益良多。科学有效的观察与记录方法是幼儿园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所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观察记录不仅仅是将看到的事件写下来,需要我们去从事件中发现教学价值,发现幼儿的发展需要,结合评估指引的内容,对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价,思考后续支持的改善和顺利展开,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尤其是“有效的观察”,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指引,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计划,把握观察要求,才能不偏离方向,抓住要点。
顾黎青

儿童观察评估,是幼儿园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比如对幼儿的评估通常会根据既定的评价内容进行对标,大多停留在字面意义上,只是点到点的对应关系,所以对幼儿的观察评估不够深入。而今天的高校支持活动中,张俊教授通过现场案例的评析,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教师对儿童的行为解读,需要看到儿童行为背后的发展性,同时对其行为的评估要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撑,让观察评估有理有据,让其见证幼儿发展。
胡斯婷

结合观察案例分享,在听了张俊教授的一席话后,我对教师如何进行幼儿观察评估有了更深地理解。在评估内容中,每一个水平中描写的行为是孩子在该水平中的典型行为表现。我们在评价幼儿时,不能僵硬地将每一个评估行为和孩子的行为进行一一对应。评估中文字并不是将孩子的发展水平“框”在某个维度或某个水平,需要教师灵活地结合孩子的发展进程,动态地进行评估。
马彩虹

观察是需要有深度、有一定目标的。观察孩子是为孩子更好地发展提供引导和支持,促进孩子朝更好、更高的水平发展。老师不仅关注眼前的目标,也有背后的目标。在观察孩子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起到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做到心中有孩子,眼里有孩子,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


结语


游戏在进行,
观察在跟随,
评估在继续。
教研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老师们再次明晰了观察评估的路径,知道对儿童的观察与评估不是随机性的,而应该带着目的去观察,围绕评估的重点,有意识地在区域中设置相应的活动、内容并观察幼儿的表现,或者与幼儿进行相应的谈话,以积累评估资料。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崇幼的教师将继续用好“观察评估”这一工具,站在理解幼儿的视角,发现幼儿生活中的闪光点,支持幼儿进一步地学习与成长!


撰写:刘 静
编辑:杜易真
初审:惠 纯
终审:苏萍娟
发布:顾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