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崇幼看点】研训促提升 笃行稳致远——记崇幼高校支持教师发展项目活动

首页    新闻速递    【崇幼看点】研训促提升 笃行稳致远——记崇幼高校支持教师发展项目活动
创建时间:2023-10-27 15:35
浏览量:0

研训促提升

笃行稳致远


崇幼高校支持教师发展项目活动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

每一次研训,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每一次启程,都将跨越新的成长之阶。

向下深耕,向上成长。

专家引领,共同成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梁溪区“1+3+X”教学高质量发展推进意见》有关精神,加强高质量课程建设,我园于10月18日开展了“幼儿园探究性课程实践路径与评价” 专题研训暨高校支持教师发展项目活动。本次研训特邀项目组领衔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副主任、南京鹤琴幼儿园园长张俊教授,臧蓓蕾博士莅临指导。





一、课程分享,行稳致久远


行稳方能致远,千里源自跬步,唯有扎实的课程实施,才能实现高质量教育。而高质量的幼儿园探究性课程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积极情绪为动力、以实践操作为依托、以同伴合作为支撑、以评价反思为主轴,符合深度学习的逻辑架构。




在我园的探究性课程实践中,教师坚持“追随儿童,追随自然”课程理念,关注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形成了一些课程实践路径。老师们通过课程故事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课程实践的点滴。


01

《园子里的石榴树》


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主动探究的能力,使得园子里的石榴树得到了更多关注,并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石榴树的探究活动。从数石榴树——数石榴的数量——想办法把石榴摘下来,随着一系列探究问题的涌现,幼儿的经验不断获得了累加。






02

《和草的那些事》


在寻草过程中,通过合作、竞赛、观察和统计,对小草的感知、探究以及运用数学解决斗草的实际问题,既亲近了大自然、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也增强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03

《童车驾驶证》


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童车,课程共生出——驾驶证,教师通过对孩子的观察,评估目前幼儿的需求,拓展其经验,搭建新旧经验桥梁,最终产生绵延不断的探究点,形成有效的实践路径。






二、互动交流,专家助成长


在三位教师的课程故事分享后,张俊教授、臧蓓蕾博士对我园教师的探究性课程实施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


1


明确活动深入的原则。即如何让一个活动不断地去深化,还是要坚持从孩子的经验,孩子的问题和兴趣来推进,不以成人的主观意识来预设。如何自然的延伸,有机的融入教育的价值,需要从儿童的立场考虑,立足于孩子的经验。

2


梳理生成活动的概念。明确生成活动是以孩子的问题兴趣而引发的话题,教师对其回应、支持的过程。生成活动是问题驱动而不是目标驱动,对孩子问题的本身有什么价值,教师应做价值判断和筛选,去寻找一个切入点。关于问题的提出,不止是孩子,教师也可以。但问题的合理性,就要看是否能有效转化成孩子的需要。一个项目活动从孩子的问题出发,从随机教育的机会开始,开始于问题,终于问题的解决。

3


厘清主题与项目的区别。主题与项目都能深入探究,不一样的是主题的内容是预设的,项目是生成的,无法预设。要不要预设,主题中要有预设,不能全预设,预设的主题和生成的项目是互补的关系,既有计划性又有灵活性,留有一定的空白,让课程活起来。主题里也能有生成,但要有弹性。

4


牢记活动有效性的要素。有效实现孩子有益的经验生长,首先这个活动它是否真的有趣,其次它是否对孩子来说是有挑战性的,是否有创造性的,是否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是否有儿童思维的参与其中,那么有这样几个要素进去,会发现这个活动不是在做重复的事情,不是在做孩子不感兴趣的事情,而是能够让孩子感兴趣,并觉得有挑战性的一些事情,幼儿会觉得有意思,所以也会投入到其中。

同时,老师们在课程实践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张教授和臧博士进行了耐心地解答。这样的互动,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实践和成长指明了方向,也为推进我园探究性课程研究的纵深发展,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提供了帮助。






幼儿成长,教师先行!通过本次研训活动,教师们对探究性课程实践路径与评价更加清晰,也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启发与思考。关于探究性课程的实践,我们还将继续进一步深入,期待老师们在实践中发现更多值得深入的聚焦点,一起反思、研讨、共同成长!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一下


撰稿:顾黎青

编辑:余丹萍

    审核:惠   纯    

发布:顾艳娜